GJB 6213-2008 金属材料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法
ID: |
E9753EC1EC4E417FABC9334214A814CC |
文件大小(MB): |
0.44 |
页数: |
12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C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6200 GJB 6213-2008,金属材料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法,Testing method for thermal—mechanical fatigue of metallic materials,2008-03-17 发布2008-10-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布,GJB 6213-2008,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08所、606所、中科院金属,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玉怀、张国栋、鲁原、金磊、韩增祥、杨治国、蔚夺魁、温井龙,I,GJB 6213-2008,金属材料热机械疲劳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热机械疲劳试验的装置、试样、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测定1200七以下的温度循环范围内,应变与应力控制下金属材料轴向加载的热机械,疲劳性能,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0623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 15248-1994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3术语、定义和符号,3. 1术语和定义,GB" 1062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1,热机械疲劳 thermal-mechanical fatigue (TMF),同时存在机械应变(或应力)循环和温度循环的疲劳行为o,3. 1.2,热应变 thermal strain,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自由变形所对应的应变,3, 1.3,机械应变 mechanical strain,机械载荷单独作用下所对应的应变,3. 1,4,同相位in phase,在相同频率下,温度循环与机械循环(应变或应力)相位差为0。的相位关系,3. 1.5,反相位 out of phase,在相同频率下,温度循环与机械循环(应变或应力)相位差为180"的相位关系,3.2 符号,表1中规定的符号适用于本标准,表1符号、名称及单位,符号* 名称单位b,F 力、载荷N,S 应力MPa,总应变(即机械应变与热应变的代数和) mm/mm, %,GJB 6213-2008,表1(续),符号' 名称单位b,% 热应变%,% 机械应变mm/mm. %,髭弹性应变mm/mmi %,/ 非弹性应变mm/mm, %,E 弹性模G GPa,R 应力生-,兄应变比-,N 循环数周,cycle,失效循环数周,cycle,叽失效反向数反向数,L 标距长度(即引伸计测垃点之间瞬时的试样长度) mm,b 原始标距长度(即在室温零应变下引伸计测量点之间的试样长度) mm,d 试样直径mm,D 试样夹持部分直径mm,T 温度C,在一些标准和手册中载荷的符号用P表示;应力的符号用<7表示.,b导出单位均可适用.,4试验装置,4. 1试验机,4 1 1试验机应满足GB“ 15248-1994中低周疲劳试验要求,4. 1.2试验机载荷按GB/T 15248-1994中试验机载荷的要求进行校正,4. 1.3应变或应力控制稳定性的要求按GB/T 15248-1994执行,4.2夹具,4. 2.1可采用满足试验要求的任何连接方式,如液压夹头或螺纹等。但试验时试样与夹具和试验机的,连接应固紧,以免载荷换向时试样与夹具松动或造成间隙,4. 2.2同轴度应符合GB" 15248—1994的要求,4. 2. 3由在整个试验条件范围内满足试验要求的材料加工而成,4.3引伸计及应变测量系统,4.3.1引伸计测量精度应在址程的±1 %之内,4 3 2引伸计应可直接测量试样标距长度Z1上的轴向变形量,4 3 3引伸计的传感器部分不应由于热波动而引起漂移。推荐对引伸计的传感器部分实行强制冷却,4.3 4接触式引伸计不应引起引伸计接触点或刀口的滑动,4.4 加热与冷却系统,4. 4.1 一般采用感应加热装置,也可采用其他加热装置,加热速率可调,一般在1C/S.50℃/s范围内,4. 4.2 一般采用压缩空气吹冷,根据具体要求也可采用其他冷却方式,冷却速率可调,一般在l,C/s.,30'C/s范围内o,4.4 3推荐的加热与冷却系统的示意图见图1,2,GJB 6213-2008,1—风管;2—感应线圈;3一试样;4—热电偶,图1加热与冷却系统示意图,4 4.4试验过程中可使用热电偶、光学高温计或其他温度测量装置测量试样温度。精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4 5力传感器,按GBfT 15248-1994中对力传感器的要求执行,4. 6记录装置,推荐采用能进行采集和处理力、变形、温度和循环记数的计算机系统,采样频率应保证每个滞后回,线数据点不少于200个。也可选择能够测量数据点的模拟系统,但其应包括:用于记录力、变形和温度,滞后环的X-Y-Y记录仪,力、变形和温度的分解图记录仪,每一信号的峰值探测器,循环计数器等,4.7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应根据相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对所有设备和传感装置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5试样,5. 1试样的形状和尺寸,5.1.1概述,推荐采用圆柱试样或圆管试样,试样的形状和尺寸见图2和图3,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的试样进行试验,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其余芍/……
……